13062592782
15358156328

新闻与活动

颠覆传统核保模式!保险公司如何引入AI中医破局?丨保险公司运营
发布时间:2025-10-23 点击:
一、保险公司发展现状与经营逻辑解析
1. 行业格局与核心挑战
中国保险市场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,2024 年健康险原保费收入突破 8.2 万亿元,同比增长 15.6%。但行业面临三大痛点:
风险评估粗放:传统核保依赖体检报告和问卷,漏检率高达 37%,导致逆选择风险加剧。
客户粘性不足:健康险客户年流失率超 40%,缺乏持续互动手段。
运营成本高企:人工核保占运营成本 22%,理赔纠纷处理周期平均 17 天。
2. 数字化转型核心方向
头部险企正通过三大路径破局:
精准风控:引入 AI 健康画像,将核保准确率提升至 92%。
健康管理:构建 “保险 + 健康服务” 生态,客户复购率提升至 68%。
效率革命:智能理赔系统使小额案件处理时效缩短至 3 分钟。
3. 经营思路迭代
从 “风险转移” 向 “价值创造” 转型:
产品设计:开发 “检测 - 干预 - 保障” 闭环产品,如糖尿病并发症医疗险。
渠道创新:与体检中心、健康管理机构共建获客网络。
生态构建:通过健康数据平台连接医疗机构、药企,形成价值闭环。


二、漫鱼医疗产品与保险场景的深度融合
1. 功能设计直击保险痛点
3 分钟全维度健康筛查:同步采集面诊、舌诊、脉诊、心电图等 12 项指标,生成包含体质辨识、脏腑风险、血管健康的量化报告,精准识别亚健康状态,为核保提供客观数据支撑。
动态健康档案管理:检测数据自动上传云端,支持与 HIS 系统对接,实现客户健康状态实时追踪,为续保、加保提供决策依据。
智能风险预警:通过经络能量图谱和红外热 CT,提前 6-12 个月发现潜在疾病风险,降低重疾险赔付率。
2. 操作流程重构保险服务链路
前端获客:
客户通过保险 APP 预约检测。
到合作检测点扫码检测,3 分钟完成数据采集。
检测报告同步推送至客户及专属健康顾问。
中端风控:
核保系统自动抓取检测数据,结合历史理赔记录生成风险评分。
对高风险客户触发人工复核,对低风险客户开通快速承保通道。
后端服务:
健康管理师根据报告定制干预方案,如体质调理建议、运动计划。
检测数据纳入客户健康账户,积分可兑换体检、健康课程等权益。


三、漫鱼医疗在保险行业的应用方案与优势
1. 四大核心应用场景
健康险产品创新:
开发 “体质定制险”:根据检测结果动态调整保费,阳虚体质客户投保心血管险可享 15% 费率优惠。
设计 “检测激励型产品”:连续 3 次检测指标改善的客户,次年保费折扣提升至 20%。
企业团险增值服务:
为企业提供员工健康筛查,生成团队健康白皮书,降低团体医疗险赔付率。
检测报告自动关联企业健康管理平台,提供定制化健康讲座、运动打卡等服务。
核保流程优化:
替代部分人工体检,使核保时效从 7 天缩短至 2 小时,人力成本降低 40%。
对既往症客户提供 “检测 + 干预 + 保障” 的非标体承保方案。
健康生态共建:
与保险公司合作建立健康管理中心,检测设备作为流量入口,转化率达 35%。
数据反哺产品研发,如根据检测数据调整特定疾病险的保障范围。
2. 竞争优势矩阵
维度 传统模式 漫鱼医疗方案
数据维度 单一体检报告 中医体质 + 西医检测 + 生活方式多模态数据
检测效率 需提前预约医院,耗时 2-3 天 3 分钟完成,支持移动检测车上门服务
风险预测 依赖历史数据 基于中医 “治未病” 理论提前预警
客户粘性 低频理赔互动 每月检测提醒 + 健康干预计划,年互动频次提升至 12 次
成本控制 人工核保占运营成本 22% 智能核保系统使相关成本降低 50%
3. 合作模式灵活适配
设备租赁:降低前期投入成本。
数据分成:检测数据用于产品优化,保险公司按保费增量支付分成。
联合运营:共建健康管理中心,共享检测收入与保费收益。
四、合作价值
漫鱼医疗通过 “检测数据化 - 风控智能化 - 服务场景化” 的三位一体解决方案,帮助保险公司实现:
效率革命:核保时效提升 80%,理赔纠纷减少 50%。
成本优化:人均运营成本降低 35%,客户获取成本下降 22%。
价值创造:健康管理服务使客户 LTV(生命周期价值)提升 40%。
行动建议:
免费试用:提供 设备租赁,体验检测数据对核保的实际提升效果。
联合研发:共同开发首款 “中医体质指数” 挂钩的创新保险产品。
生态共建:在 20 个重点城市设立 “保险健康检测中心”,构建区域健康服务网络。

  

  通过漫鱼医疗的赋能,保险公司不仅能实现风控能力的质的飞跃,更能在健康管理赛道建立差异化竞争力,开启 “数据驱动、健康增值” 的新增长周期。